一、教师实践反思的理论基础
教师教学的最大特点
[加拿大]迈克·富烂《变革的力量》
——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
——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和不可复制
● 教师专业需要实践的智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需要提高教师观察决断的能力和实践反思的品质。
实践反思的理论依据是默会知识的理论
1957年,著名哲学家波兰尼提出了默会知识的理论。“人们所知道的远胜过他所能言说的知识。”即很多知识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如对一件事的判断,对一个人的看法是需要经过长期观察、积累,依靠阅历、经验、知识的综合才能接近于正确。
二、什么是实践反思
反思——批判地考察自己(或他人)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
教师的反思: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决策进行深刻反省的品质。
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顾“我是怎样做的”,而是从理念的高度反省“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否符合教育的原理?” “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从而使自己的内隐决策清晰和明确起来,成为一个自觉的教育工作者.
三、反思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的区别
1、反思是一种能动的审视、发现、思考和纠正问题的过程,是积极的、主动的、自觉的;经验是直觉地操作的积累,教师是被动的、不自觉的,是盲目的实践者
2、反思,是对自身教育教学的行为及环境进行的理性的、科学的积极探求,因而具有深刻性;而经验缺少对教育教学的理性的思考,因而是比较肤浅的。
3、反思,能够促进教师较快地提高和发展;而经验型的教师提高和发展的速度较慢。
四、反思的具体内容
1、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困惑和两难)
2、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因素分析)
3、教师采取怎样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教育决策)
4、问题解决得如何?(效果)
5、解决问题的过程的价值意义,获得什么启示?
例 一 好学生也需要关怀
问题:小陈出现反常情绪。
原因:在理科班背上了过重的包袱。
策略:深谈,进行心理疏导。
效果:小陈学习成绩稳定了,心情开朗了。
反思:采用“认同”方法,理解学生,缩小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
反思,既可以是对成功教育教学案例或细节的总结,将成功的教育教学行为从经验上升概括为理性的认识;也可以是对失败的教育教学案例的思考,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行深入地认识;还可以是从教育教学实例中提出的困惑、问题,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中做进一步探求。
例 二 困 惑
问题:G学生的困惑(作文中写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策略:讲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聊天,进行引导。
效果:G的困惑消除,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调节好自己的情绪。C学生提出教师为小事穷追猛打,会不会磨掉学生的个性和理想。
反思:我的困惑,严格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但是否真正能够培养出爱好奋斗一生的人。
梅仲孙评:表达了老师对现有教育模式的反思,是高层次、高水平的反思表现。
反思,可以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决策或情境的批判性的审视,也可以是对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分析、评价,还可以是从他人的实例而引发的对教育环境、教育教学现象的认识,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反省。
例 三 惩 罚 的 艺 术
问题:学生不背书,采用惩罚做法,放学后逼迫学生背书,效果不佳。
原因:第一次是让学生空腹用脑;第二次是变相体罚。
采用策略:让不背书的学生读课文,举行“读书速度大比赛”。
效果: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出乎意外。
反思:爱与严要有机结合,巧妙掌握惩罚艺术(弄清原因,看明对象,找准时机,讲究方式)。
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变换花样,让学生不再厌烦背课文。
例 四 丰富英语学习的血肉
问题:英语学习的误区,重分解语言点,轻应用能力,学生越学越呆。
教学改革实例:结合课文内容,先让学生找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有关资料,课上讨论伟大人物的成长过程,然后再处理语言点。
效果:学生热心归纳出伟大人物成功的三点秘诀。
教师自身反思:不突破单纯强调“语言应用”这个瓶颈,就不能成为“语言的学习”。
其他教师反思:(章红)语文与英语教学误区的相通点“只见白骨,不见血肉”,必须突破将其单纯视为语音工具应用的瓶颈。
反思,可以是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片断、一个细节、一个学生、一件具体事情的处理进行的反省或批判,也可以是对一节课,一个活动、一种教育教学现象的分析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