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模初级中学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科研与德育工作合作共建,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自我效能的提高服务。
二. 主要工作
本学期,要在新的总课题《公办初级中学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理论及校本实践研究》的引领下,以提高本校教师自我效能为目标,采用多样化的方式,点面结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成长团体的重组与建设
鉴于上学期采用的跨学科的成长团体在操作上出现的许多不利因素,认识到教育科研必须与教学研究密切结合,今后,教师成长团体的建设采用以教研组内形成成长团体为主,跨学科成长团体为辅的策略展开。
1. 以教研组为基础,结合一定的教学研究专题,组成成长团体。
专题:
(1)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2)教育成果推广
2. 在已有的基础上,保留和发展具有一定特色的跨学科的成长团体
(1)校本课程开发
(2)教育教学案例写作
(3)班主任工作成长团体
新的教师成长团体设想方案
|
名称或组成单位 |
供选研究主题 |
以教研组为基础的成长团体 |
语文 |
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校本课程开发 |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 |
自定主题 |
数学 |
英语 |
理化生 |
政史地 |
音美劳 |
体育 |
跨学科的成长团体 |
校本课程开发 |
校本课程开发 |
教育教学案例写作 |
案例写作 |
班主任工作 |
德育工作 |
(二)对教师进行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辅导工作
具体措施:
1. 走出去,向已有丰富经验与成果的单位学习、取经。本学期组织一次外出参观学习。
2. 在校内,各学科(中考学科)、各年级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由教学处、德育处统筹,年级组组织,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讲座。
3. 由教科研室负责,汇编教师辅导报告的讲稿或教案,在校内交流。
(三)教育教学案例写作水平的提升
组织一批教师(班主任、青年教师、自愿报名的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案例写作活动,记录教育教学中的故事及教师对此的反思,并在专家的辅导下提升、总结,以专集的形式在学校《教科研通讯》上发表,并择优推荐《徐汇教育》杂志。力争作到学校和教师双赢,为教师做实事。
具体措施:
1. 动员报名
2. 确定成员,形成团体
3. 教师写作案例小故事及反思
4. 专家指导
5. 教师修改、提升、完善
6. 编辑成册,校内评奖交流
7. 推荐发表《徐汇教育》
(四)启动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活动
1. 推广内容
(1)校内课题:《写作档案袋的收集与评估》、《多元评价方法提高学生自我效能》
(2)校外课题
2. 具体措施:
(1)专家报告:关于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有关内容(如:内涵、意义、形式、推广对象、创新、总结等)
(2)成果介绍(由教学处负责)
(3)教师选题,初步确定行动方案
(4)在 教学中实践、探索
(5)小结成文,形成成果
(6)校级评奖、择优推荐区级成果
(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与管理工作
1. 总课题《公办初级中学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理论及校本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
2. 物理分层走班制教学的研究工作
3. 部分教科院普教所基地课题的结题工作
4. 新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六)校《教科研通讯》出版工作
本学期出三期专刊:
1. 学习方法指导讲座讲稿或教案汇编
2. 教育教学案例故事汇编
3. 专家讲座整理及教师其他文章
(七)专家讲座与参观活动
1. 学习方法指导专题参观活动(3月)
2. 初三家长会专家报告(3月)
3. 班主任专业化主题讲座
4.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专题讲座
5. 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专家讲座
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教科研室
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