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让学生走向成功的桥梁
——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陈建平
我是徐汇区南模初级中学一位普通的政治教师,常年担任学校班主任工作。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一般说来都是由于认知水平、个性心理、兴趣爱好及思想道德素质等受所处环境的不同影响,学生群体的行为表现是参差不齐的。当他们自从跨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就是想通过学校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接受知识、内化情感去实现各自心中的理想。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去构建学生中由不同层面结合起来的集体,让学生健康成长,我觉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一、 以“班级文化”为凝聚力,赏识学生
在班级管理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某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长处,他们渴望得到能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并获得师生们的赏识。要使班级具有凝聚力,充分发挥学生积极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由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可把它界定为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是一种积极的自我信念。),就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以“班级文化”或“班级特色”为载体的艺术、体育等多元化活动,使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由小群体到大集体,你追我赶,向往进步。
我曾经开展以《集邮长知识》、《校园动漫》、《班级图书角》等为主题的“班级文化”活动,让学生按自己兴趣爱好制作专题小报或读书或漫画,意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给他们得以展示自我的机会。03学年,我在当时的初二(4)班,以《集邮长知识》开展“班级文化”活动,集邮活动是我的强项,同学们也乐于参加。
故事(1):我的作品被展出了!
杨旸同学在班级里是被大家公认的“淘气包”,同学们喜欢惹他,他也常常找茬,回敬惹他的学生,待自己吃亏以后又常常先到老师那里“告状”,而自己的错不愿说。因此在同学中间口碑不是很好,给老师的印象是今天说要改,明、后天照样犯。自从开展“集邮长知识”的活动以后,他的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得到老师的赞赏。为了在同学们面前更好展现,课余找资料居然找到了他父亲的单位,再经过自己用电脑合成,完成了自编《邮票上的飞机》小专题制作。当他发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在学校的展出窗口时,立刻在班级欢呼起来:“我的作品被展出了!”。一个平时爱表现自己,但又常常不在同学们视线内的学生,这时的心情是十分高兴的。我因势利导,指出他平时的缺点,教育他该任何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他乐意地接受了。在以后的集体活动中他的热情更高了。在我校第三十三届运动会上,他还荣获男子甲组实心球比赛的第一,并为集体荣誉争了光。同学们逐渐从他的行为表现中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故事(2):考68分还后悔不已
汪家麒同学大家背地里称她“绣花枕头一包草”。因为数学、物理、外语测验、考试成绩总是在30~40分左右,她的家长很着急,常常怪她不争气。其实她自己心里更着急。一次,同桌开玩笑数落她,没想到她竟然把同桌男生的铅笔盒扔出了教室门外。但她喜欢画画,写得一手漂亮文字。“集邮长知识”活动给了她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我拿着她亲自绘制的小报对她鼓励说:“在学习上要提高成绩,像展出的作品那样,也来个让人刮目相看”。她微笑地点了点头。初二学年期末大考,她所有的学科仍然考得不理想,但政治得68分,超过了年级平均分。对我来说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她没有给我这个教政治学科的班主任丢脸。想不到在接下来的家长会上,她母亲找到我说:“陈老师经常鼓励她,她挺有信心的,这次政治有几道题是不应该错的,只考了68分,在家里说她后悔死了,本想考得再好一些的”。家长的这一席话,让我看到这个默默无闻的女孩子在内心深处是向往进步的。从这以后我经常关注她在主课的学习情况,不时的给她分析造成学习问题的原因,而她也把老师的期望作为自己的动力,学习成绩在一步步提高。在不久开展的班级“绿化角”活动中,她分两次从家里搬来了三盆花卉,为班级获奖立下了汗马功劳。
通过“班级文化”活动,尽可能的使游离于集体的“弱势”群体感到有希望。通过“班级文化”活动,学生中的大多数丰富了课余生活,书画、制作、特长得到师生的赞赏。当赏识回到学生们身边的时候,也改变了他们对集体、对学习的态度。“学生在学校里从书本以外的生活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比从书本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有同学这样写到:“我班的许多作品被展示出来,为此,我感到非常高兴。这体现了同学们对这项活动的热情和重视。开展这一活动,使我认识到:步入社会,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别具一格,与众不同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才是成功之作”。
二、 以真诚、友善为亲和力,关爱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任何的工作也不像教师的工作那样需要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决不允许对每一个学生都使用任何一种刻板公式”。马卡连柯的话告诉我们:班主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育人的工作方法可以形式多样,有时教师本身的行为对学生的发展也具有引导和心理暗示的作用。
故事(3):感谢老师,感谢学校
蔡雯曦同学性格内向,求知欲很强,由于她的母亲过世早,家中所有的事仅靠着父亲一人单扛。进入初三,在征订中学生报和语文读物时,全班惟独她不愿。原来她的父亲最近也下岗了,生活更困难了。在征得她同意后,又不让全班知道的情况下,我给她订下这两份报纸。寒假时还给她送去衣物和鞋子。对于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小蔡同学和她的父亲很感动。在她们家里,她的父亲当着我的面对小蔡说:“你一定要更加努力,好好做人,以更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老师,回报学校”。后来由于其家长向学校领导送来感谢信,办公室其他老师知道此事,刘韵莲、龚迪敏老师都马上各自拿出五百元,余丽琴老师干脆拉来社会赞助进行对口跟踪,帮助她解除生活和学习上的后顾之忧。小蔡同学把这份情感化作学习的动力,中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被零自愿学校录取。在领取中考学习成绩,离开母校之前,她再一次流下了感激的眼泪,对着初三全体老师和学校领导深情地说:“感谢老师,感谢学校”。
故事(4):阿姨,我做错了
李晨刚同学是04届(2)班的毕业生,长的身高马大,是南模中学篮球队的后备队员,因为自认为是特长生,行为表现经常流露出傲慢。一次在学校门口乱停自行车,不但不听从管理员阿姨的劝阻,还破口大骂管理员。事件是由违纪引起,但在其思想深处就是瞧不起人。在我对他说理(要打好球做好人)教育以后,我要求小李同学向管理员阿姨赔理道歉。没有想到小李同学说:“陈老师,我已经认错了,还不行吗?要我去当面认错,多丢人啊”。我说;“你在违纪骂人呈能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感到丢人?怎么就没有感受他人被骂时的心情?认错是要诚恳的”。我知道小李要面子难为情,于是我陪着他来到校门口寄车的管理员那里,上前我先向管理员认错:是我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小李先是一愣,然后不好意思地赶紧凑上前去赔理道歉:“阿姨,我做错了,没有陈老师的事”(达到我的心里预期)。接着我对小李说你也有父母,如果你父母为了你也在做这份工作,而陈老师因此瞧不起你,你会怎么想?一番话也许说到他的要害,也许让他感悟做人的道理(他哭了,后来才知道他母亲也是下岗工人)。管理员阿姨最终还是原谅了他。从那以后在这方面他不仅自己按规矩做,还帮着劝阻篮球队中的小兄弟们。现在他已经成为南模中学篮球队的场上队长了。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育人要育心,要观察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德育要提高实效,就要加强针对性,就要用真诚、友善真正融入学生的心田,经常主动地与学生对话,耐心地引导,帮助学生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及纠正行为的偏差,让每一位学生摆脱心理的阴影,脚踏实地地走向阳光的明天。
三、以博学为荣,以自信为推动力,引领学生
心理学、教育学实验研究表明,在比赛的情况下,人们的尊重需要以及成就动机会较平时更加强烈,他们会努力克服困难以取得成功与荣誉。从03学年至05学年我在学校发动并组织了全校学生积极参加第一届至第三届上海市中学生时政大赛,很多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得益非浅,他们在市级(9人)、区级(17人)纷纷获奖,为我学校争得了声誉。我校连续三年被区里评为这一赛事“优秀组织奖”。
故事(5):要拿就拿市里的大奖
王知非同学是本学年初二(4)班的学生,从他的班主任那里我了解到,小王从幼就缺失父爱,学习状况一般,没有冲劲。平时上课时,我就有意识地多给他机会,发现他还是很有灵气的。在参加今年3月徐汇区“田三”杯时政复赛前,我点了他的名,就是想通过比赛来增加他学习的自信心。不想他犹豫了起来,对我提这个条件、那个条件,还反问我:万一不出成绩怎么办?我对他说:无论是谁参加什么比赛,成绩是靠自己的努力,我只是给了你一次机会,看你能不能挑战自我。为了不影响参赛学生的学习和回家时间,从第二学期第二周起,每周五中午我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固定为参赛学生辅导,并让小王加入进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拓展思路。在辅导班里,许多学生感悟到原来在时政天地中还有那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而自己未知的世界,这引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在复赛中我校13位学生有6人进入了上海市第三届“中国普天”杯时政大赛的决赛,小王同学就是其中的一员。初尝胜果后,小王有事无事地围绕我转悠,问这问那。有一天我突然问他:参加市的比赛会不会影响你的其他学习?万一不出成绩怎么办?这时他的语气坚定多了:不会!要拿就拿市里的大奖!果然,小王以自己的努力加自信,在决赛中为自己取得了学习生涯中第一个市级大奖,同时在期中考试总成绩上来了个大飞跃。
多年来,我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探索中,以开展“班级文化”活动为特色,遵循“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成功经验”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每当看到同学们取得进步、取得成功,尤其是落后学生那种自信的发奋,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我们班主任的班级组织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及科研实践活动过程正是为学生们架起一座通向成功的桥梁,在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各方面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新世纪的班主任、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仅自身要去迎接各种新的挑战,而且还要教会我们的学生领悟人生的智慧,学会做人,适应社会变迁,文化交流,遵纪守法,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2006.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