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 许淑琴
“在人类跨越新的千年之际,中国的教育改革又赶上了一次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以网络多媒体技术、生物遗传工程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革命来势迅猛,席卷全球。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眼下最热门的行业是IT业,最时髦的谈资是“.COM”。青年人应时运、赶时髦顺乎情理,中老年被迫赶时髦出于无奈。美国总统克林顿几年前就说,美国12岁的孩子人人要学计算机;18岁的青年人人需要上网。今天网络的重要性已在国际商战中初见端倪。世界500强企业已不约而同地在网上交易,并且直言,不与不上网的企业做生意。再过几年,不敢说不上网没饭吃,但可以肯定地说,不上网不会有好饭吃。教育也不例外。可以预言,在不远的未来,计算机用于日常教学将会像今天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普遍,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有危机感,应当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否则,在被世界潮流淘汰之前,就被孩子们淘汰了。”这是教育部电教办主任宋成栋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文章中的一段话。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学校、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这句话被印在有关国际互联网络书籍的封皮上,因然有明显的商业广告意味,但是随着“网络”及其有关概念愈来愈深地进入寻常百姓生活,谁能无视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呢?当然,现在我们还不能说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但是我们可以说世界正在走进“网络时代”。今天的教育如果不从这样一个时代特征出发,今天的教育理论如果不是对这样一种时代所提出的教育问题的回答,那么我们就不是在从事今天的教育,我们所研究的也就不是今天的教育。以昨天的教育和教育理论,来进行今天的教育或思考今天的教育,我们就不能指望获得什么积极的成果。
世界的网络化,这是时代对于我们的巨大挑战。这个又一次起源于西方的科技革命,使得我们又一次面对西方文明发展的优势。我们不能忘记,在上一次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西方领先了东方。在那一次西方的挑战面前,我们中国人曾经历的失败,由此而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的痛苦,是决不能忘记的。这一次我们必须自觉地迎接挑战,在战胜这一次挑战中,教育应当发挥何种作用,这是教育工作者不能不自觉思考的问题。网络时代的教育变革,恐怕也不仅仅是以有形计算机、光缆、人造卫星,甚至像电话线这样的物质设备,仅有这些东西,还不能成为真正信息意义上的网络。网络化时代的教育变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与网络时代相应的教育思想观念。
一、 网络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理念。
1.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其理论依据: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B. 建构主义理论。C. 现代教学论。D.毛泽东关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
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国为教育要提升人的地位,就要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价值取向,批判“眼中无人”甚至不把学生当“人”教的做法,让位还权,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再不是课堂的配角,这是教与学关系上的一个大变革。在重知识传授积累,轻知识的创造和运用的教学观念影响下,学生很难改变配角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硬灌。当作装知识的容器,将知识学习作为最终目的,还是作为手段工具,这是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根本区别。
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而真正的发展源于学生的成功体验和对学习的责任心。
我校目前采用的“一主三分式”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分组、分层、分类教学,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情境,通过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富有创新精神的探究学习氛围。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一主三分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适应自己,而是主动适应学生,从学生内在需要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这就要求老师不仅掌握教学体系还要挖掘活动主体的因素;不仅备知识,还要备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突破教学固定化,不是走教案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根据学生各自需求和认知水平,使其学会。所以要灵活地使用教案,在教学中完善教案、创新教案;灵活地使用教材,将教材看作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而不是教条,注重教给学生活动方式和学习方法,为学生创造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一节课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不少与三分之二,参与面达100%;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发展了能力。
(2)强调合作学习的互动作用,分小组合作学习是对集体教学的补充,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有显著的优势。不仅有利于同学之间取长补短,而且为其探究学习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再不怕说错了,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创造性。
(3)强调在教学目标下确定构建的主题。设计好问题情境,分析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关程度,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意义构建过程,这是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其中很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进行科学思维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既调整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及思维体系的过程,这是学生的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
2、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人才呢?适应未来社会要求,学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呢?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袁振国曾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
(1)在未来社会,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灵活的适应能力,能否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不断改变自己、重塑自己、又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形成有原则的适应性。
最令人赞赏的是日本的学校教育对培养社会能力的注重。在日本,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就搞社会调查,几个孩子组成一个调查小组,不需要老师的带领,孩子们独立地去了解和调查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情况。譬如,去消防队了解消防部署过程、消防基本程序,然后画出消防部署图。或者去垃圾分拣站,了解垃圾分类、处理方法以能基本程序,然后画出示意图,写出调查报告。我一想到这一系列的任务都是由八九岁的孩童来完成,就不由地感叹日本教育的力度。
教育的内容取决于教育的目的,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日本学校对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精神、人文素质与环保意识的注重,体现了日本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对现代社会人才基本素质的认识。毫无疑问,不同的教育将使孩子们具备不同的能力类型,而教育所缺乏的内容则必然通过孩子们的能力缺陷反映出来。比较而论,我们的学校教育使孩子们拥有较多的雕虫小技,但却缺乏诸多现代社会急需的重要素质。
(2)是否具有强烈的竞争能力,又懂得社会协作的本性和协作技能;形成有协作的竞争性。
(3)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愿望和创新能力,又牢牢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形成有继承的创造性;
(4)在多元化的社会中,能否理解、尊重、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人生目标,又有自己的崇高理想,形成有理想的包容性。日本是个非常善于向别人学习的民族,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他们既不是全盘拒绝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巧取精华。日本今日的教育既保留了东方国家重基础、重训练的教育传统,又吸收了西方国家重个性、重自主性的教育传统。这种集东西方教育传统为一体的教育新体制,其优势和能量是不可低估的。相比较,我国在学习他国的经验时,常常是只学其表,外在的包装尽管不断地翻新,传统的弊端却始终难以摒弃。日本的教育启示我们,东西方两种教育传统的互补性融合是教育改革的良好出路。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信息技术使这一追求成为真正可能,但是,这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教育工作者把握信息技术,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履行教育的真正使命。”信息技术把教育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教育有可能把精力和重点放在教育的主要功能上来。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关于知识的观念。传统的教育观认为知识获得主要通过书本,(以书本为中心)知识多少与年龄成正比,认为知识是终身有用的,可现代教育观则认为,计算机前无老少,面对网络这样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一位教授与一名小学生在知识上的差距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在网络时代,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运用网络的人。
信息技术在改变着知识数量观的同时,又改变着知识质量观。二战以来,知识陈旧周期缩短。进入90年代,每隔4年就有75%的知识被更新,而信息技术使得这种被更新的知识以分以秒的速度不断送到人们的电脑屏幕上。
信息技术改变着学习和教育的观念。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电脑和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成为教育的中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发送信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接收信息。这里教师“发送”包括从声音、文字、图象、演示、讨论到模拟仿真等多种形式,学生的“接受”包括从不同程度、不同速度、不同时间、不同指向的主动选择和相互论辩。
美国的一位校长评价中国学生有两大长处:一是知识基础扎实。二是学习勤奋。有两个弱点:一是不善于人际交往,内向、智商高,情商低。二是会回答问题,不会提出问题,更不善于动手操作。不会提出问题就不会创造,创造是从问题开始的。
还有一位外国人讽刺我们:我国学生的教科书没有你们的厚,书包没有你们的重,可是你们却买我们的产品,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竟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以往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应该怎样做;今天要求教师启发学生;世界可能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想,可以从什么地方获得知识。这就是传授知识向启发智慧的转变。
面对扑天盖地的信息源——教会学生求知的渠道,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判断和选择;知识是现成的,可是获得却是孜孜探求的结果。知识本身是多变的,可获得知识的方法却是少变的。因此,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要比教给现成的知识重要的多。打破知识永恒的观念,形成终身学习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非常重要。创知精神和相应的创知能力,是启智教育的最高目标。
3. 注重学生特长的教育过程观。
从北京的中考形势看,“特长生”倍受青睐,成为各校争抢的对象,这不仅是各校音体美汇演撑门面的需要,也是社会多层次人才的需要,它标志着构筑各类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已开始动工,“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局面将逐渐得到改变。
目前,学校教育文化缺乏学生需要至上的观念,缺乏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因此,教育改革至少要作以下深化和延伸。
一是开放教学制度。自由是个人自主创业的前提。目前,被学校制度死死地捆绑着,既不能提前、中断或延缓毕业,也不能跨专业选修,今后毕业时限应该允许自由地进入或退出。课程也应该真正自主地选择。总之,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需要来组织和实施。
二是培养批判精神。批判是创新和创业的基本条件。因为,创新是自我否定、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从现成结论的容器到结论与决策的修改者,需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对传统教育的判逆和自主意识觉醒。在教学中废止注入式,鼓励反思的启发,实施开放式教学,彻底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变选拔教育为发现教育。使人才标准从划型向特色异向型转变。用人单位或高一级学校(升入的学校)对考试标准与内容有更多的决定权。
《文汇报》上曾作过这样的报道:上海一所重点中学的高材生无论多么难的数学题,他都可以很快地列出解题方程。但他有一个小缺陷,就是不喜欢繁琐的演算。因此他的解题程序是正确的,答案往往出错不断,考大学时,他又就是因为这个缺陷,以几分之差被大学拒之门外。于是家长把孩子送到西方一所著名大学。在那里他得到最高奖学金,上课时,外国教师总被这个中国学生提出的无穷多的问题问得瞠目结舌。在实在无法回答的时候,这位老师请全班同学起立,为这个中国学生鼓掌。他为有这样能把自己问倒的学生而自豪。第二年,这个中国学生成为校长的助理。
同一个学生在国内外所受的待遇迥然不同。在国内老师们喜欢循规蹈矩的学生,老师们常为自己批量生产的“标准件”产品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在成千上万颗标准脑瓜形成的同时,多少个含有无尽丰富和多样化潜能的天才被降为人云亦云,不敢越雷池一步,思路永不出错的庸人!
一次,教育部门的领导陪同国外专家考查我国教育,在北京市某一中学听了一节语文课。课上老师讲得神采飞扬,知识重点难点抓得准确,讲得透彻,学生配合更是天衣无缝,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踊跃发言,回答得干净利落。一节课下来,我们的领导充满自豪地问外国专家这节课上得怎么样?没想到外国专家脑袋摇得象波浪鼓。(No!no!no!)然后说了一句耐人寻味又发人深省的话:“我真的不理解,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老师为什么还要问?学生都会了就没有必要教了。”我们看一节课成功于否看老师“教”的怎样,(表演的怎样)国外则看学生“学”的怎样。皮亚杰认为:“教学过程,儿童如不具有真实的活动,教育就不能成功。”
我们中国家长接孩子放学,常问今天老师提出的问题你都答上没有,而国外家长则问孩子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哪些问题老师没有答上来?创造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三是张扬独特个性。独特个性是创业的基本素质。个性培养应成为教育的一面旗帜,一项基本任务。必须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鼓励新异与超越,鼓励独立思考与独立探索,而不是片面地求同和服从。中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多样化。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中国的教育是一种“补短”教育,而“扬长”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扬长”的关键是教育者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长项和闪光点,善于运用期待性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尤其对学生暂时表现出的不尽人意之外。更应巧妙地运用评价使学生体验到老师的期望,进而化作一种积极行动。注重学生发展进程中的纵向评价,力求今我胜昨我,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有进步就是成功。
二、网络时代呼唤高素质的教师。
袁振国教授曾指出:“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明成果。但却不能使其内化人格。人格是人之为人的社会内涵,人格不是教出来的,更不是信息技术传递得出来的,人格需要人格的儒化,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信息技术为教育的新飞跃提供了平台,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根本挑战,信息技术呼唤高素质的教师。
1 以健全的人格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是有知识的,有特长的,还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举止言行受人欢迎的人。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可以培养“全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强调的:“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学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要使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健全人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上海市市长徐匡迪曾在《我们今天怎样做老师》一文中指出:“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我看这种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没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献给别人。要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为人师表,垂范师德的基础。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我们整个民族将产生深远影响。”
由于我国当前社会正处于全面轻型加速期,伴随着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以及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价值观念的源源不断地输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所构建的意义世界趋于解体。曾经高度整合的价值观念已经崩溃。而代表未来社会的,能够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同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尚未有效重构。面对双元或多元价值观念体系并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人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需要重新进行一番全新的判断、思考和权衡。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教师的价值取向也必然受到社会生活变化的冲击,会出现困惑和矛盾。最突出的就是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功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在这里我有三个尖锐的问题要向大家提出:一是现在搞市场经济了,金钱就是你追求的唯一目标?二是收入(钱的多少)就是衡量你成功与否的尺度?市场经济利润最大化机制能否成为指导人类社会生活普遍准则?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可在现实中,我们有些教师却把追求自身利益放在崇高的责任感之上,如乱办班、乱收费、向家长索取、体罚学生等。虽然是少数,但社会影响极坏。
正如徐匡迪市长所说“我们作为教师,永远都是过去与未来之间的 的环节。是克服人类无知与恶习的最重要的社会成果,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历史人物与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因此,最终衡量一个教师的价值,绝不可能是当年的升学率,而是看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我们到底培养了多少对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对此,我们教师就要着眼学生发展,变为学生分数负责为对学生一生负责。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更新知识结构,拥有时代前列的学识。
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学识方面来看,教师应该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
信息化的社会,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一个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二是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三是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一理想的知识结构形成靠的是勤学、苦学、善学、广学。不仅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兴趣广泛、涉猎面广、触类旁通,有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养。一位考察美国“儿童与媒介”的教授曾问美国的一位校长:“你们学校的孩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做什么”?校长兴高采烈地告诉他“做研究”。校长带她走进一个小学一年级教室,孩子们正在围着老师听故事。校长对孩子们大声说:这位是中国来的客人,她想知道你们怎样用计算机做研究,谁愿意告诉她。马上站起来两个孩子,跑到计算机前,熟练地操作起计算机,向她解释计算机里可利用的关于恐龙的资料。他们也用互联网研究鸟的各个方面,并会下载一些插图放到自己的小论文中,问他们年龄,两个孩子只有六岁。
在旧金山SPRING VALLEY小学,一位教师STEVE ROTH向我介绍了一堂五年级的关于南北战争的课程。
在课程开始之前,有的孩子可能听说过南北战争,有的读过南北战争的书籍,但也有的孩子对南北战争一无所知。教师鼓励他们根据自已的兴趣上网去寻找任何有关南北战争的资料。结果有的孩子发现了南北战争的主要战场和战役,有的孩子找到了关于南北战争的音乐,有的孩子则发现了南北战争时期的女英雄,也有的孩子研究了南北战争时的气候。每个孩子或每个小组将他们的发现整理后找印出来,然后在全班面前朗读,分享这些资源,并一起讨论南北战争的意义等问题。在讨论时孩子们异常活跃。教师并不要求他们背诵南北战争的日期、战役结果等内容,只希望孩子们知道,当他们想了解南北战争时,他们到哪里、怎样去寻找这些资料,怎样辩别这些资料是否可靠,以及怎样理解这些资料等。上海一所小学对教师提出:“藏书2000册强化教师的文化积淀,论文20000字,强调教师的理论修养;练好两个过硬功,计算机和外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以信息沟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社会中,学生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使教师在这方面感受到自身能力低下,发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由于一些教师不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能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得教学效率很低,感到“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伴随着电视机长大的一代,尤其城市里的孩子,他们每天接收的信息量不比我们成年人少,我们再用20年代,20年代传统教育方法教育现代社会的学生,他们肯定不会买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熟练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象运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潇洒自如地应用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创设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求的环境和条件。作为中师生,必须在学校里就应掌握这门技术,并达到能开发简单的软件水平。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效开发和利用,不仅为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发挥作用,同时,也为教师再学习再提高,不断发展完善自己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我们要求教师坚持每天上网至少一小时,培养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创造性运用信息的能力,使教师始终站在改革前沿,准确把握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这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3.以教师的爱培养学生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灵接触的过程,而沟通两者的桥梁就是爱。学生的成长需要爱,爱不仅仅是教育的手段,而且是教育的目的。没有健康情感的人就不是高素质的人。
目前,我们的教学中缺乏情感,不注重情感陶冶,枯燥单调甚至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说教讲解,让学生反感。这是教育的失败。学生的感情处于饥渴状态,“追星族”的出现就足以说明了学生感情世界的空虚。在小学学生寻求感情伙伴,往往对大人说这是“老师”说的……;在中学,寻求的则是精神的领袖,往往对大人说这是“同学”说的 ……;到了大学,自我意识增强了,往往会对别人说,这是“我”说的 ……。
学生与教师的“爱”是相互作用的,教师给予学生的深沉无私的爱,学生在师爱中感受爱的温暖,爱的神圣,学会去爱别人。学生的爱,激励教师更爱事业,更爱生活和工作。
教师爱学生不仅要有爱的情感和行动,更要有爱的能力。潜心研究“爱”的艺术,学会尊重、理解、宽容、沟通。
① 尊重:人有受尊重的权力。即使年龄再小的学生,也有自尊心,有着与大人一样的人格尊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自尊心给予最大的保护和尊重——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② 理解:真正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由知识权威者变为意义构建的帮助者、指导者、服务者。与学生平等相处,教风民主。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就是“蹲下来跟学生讲话”,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视角形式问题,这一动作反映的是深刻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地位角色的改变心理上距离的拉近。
③ 宽容:提供“无错原则”,小孩出错是正常的。这指行为上的和认知上的,教师的责任是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启迪、诱导、教育。
一位学生的个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向老师说了一通尖酸刻薄的话。这位老师没做任何解释。只是给她写了一首小诗:“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彩;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学生收到后,沉思良久,突然笑了,她觉得生活真美好。自己很幼稚,由教师通过友善的引导,使学生视野开阔了,烦恼化解了,实现自我心理调节。避免直接冲突式的说教,这种体现“不教而教”的教育艺术称之为“无为教育”。这里教育者有明确的教育氛围,但在教育过程中,使受教育者没有明显的受教育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悟到某种道理,往往是意料之外的,这是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利用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在无意识中获得教育、启迪、提高。
一次一个学生偷了人家的黄瓜,老师知道后没有马上批评教育,或采取杀一警百,而是象往常一样教课,这个学生整天提心吊胆,不敢正视老师。过了几天,老师在课间巡视时,趴在这个学生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声,那黄瓜好吃吗?学生极受感动,放学后,主动找到老师把以前做过的错事全说了出来,宽容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奇勒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景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的愉快和悲惨,我可能是制造悲剧的工具,痛苦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和解除,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从这充满崇高责任感的话语中我们能体会到一个教师的道德、情操,师德修养,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作为教师要既有常人的情感,还要有超越常人的情感。
3、刻意创设充满爱的环境。环境包括软环境即人文环境,也包括硬环境,即校园设施、文化等。人怎样才能有尊严有价值地生活,怎样才能建构理想的人格,北师大教育系副教授省川曾指出:“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以人性向善为价值预设的道德教育,力图引导受教育者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引导着年轻的心灵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深切的体认。引导人生对世俗功利和有限性的超越,唤醒、弘扬、提升人性深处对正义与光明的期待。因为千百年的人类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心中有一缕阳光,它便会照亮我们生活每一个角落,我们就会有更多友善的、真诚的、甜美的微笑;只要我们在心中珍藏起一份美好,生活就是最甜美的清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