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一词通过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又成为作为当前的热点话题。作为基层学校,我们也把建立和谐校园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和美好模式。努力从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改革实践、德育实效探索、师生关系、凝聚力工程等方方面面,探寻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创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高雅文化的和谐、文明、奋进、高效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共有退休教工193名,孤老3名,八十岁以上老人21名。每过一段时间,我校总会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让这些老人们聚一聚,聊一聊。每逢冬至中秋重阳等节日,学校也总不会忘记我校那21名八十岁以上的离退休老人。
以往每年我们都有计划的组织干部、党员走访离退休教师,为他们送去营养品,把组织的关怀带给离退休教师。从前年开始,在党支部的号召关心下,工会组织全体党员与这些老人结了对子,并购买了礼物补品,上门慰问这些老人,一同与他们话家常,问冷暖,做到生活上有人过问,困难时有人帮忙。
郭继燕老师今年如期怀上了一个宝宝,作为种种原因流掉第一胎的她,对腹中的这个宝宝可是更加的珍惜,但当别人关心地问她,是否替代她去看与她结对的老人时,她却快人快语快地说,没事的,老人这时候都等着我呢,我要去看看他的。刘丽萍一位“高龄小妈妈”,四十多岁做母亲,孩子只有一岁半,孩子和自己的身体都不太好,在床上躺了几天的她不光去关心慰问与她结对的老人,而且为了给她选择什么样的礼品透了脑筋,跑断了腿,与她结对的老人十分特殊,是一位具有高度过敏体质的孤老,用这位老人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连空气都过敏,对于这样的老人,不光是刘丽萍,所有的党员同志都怀着极大的爱心,去关心慰问她,时不时地打个电话,问问她好不好有什么需要,让这位老人深刻感受集体的温暖。
同时,党支部将这结对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多样化。虽然我们不需要给他们刷刷碗筷,但是我们却能够陪他们说说话;虽然我们不能够替代亲情,但是我们却能够送出我们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集体温暖。——找点空闲,找点时间, 拿着礼物常去看看,成为我校党支部构建和谐校园开展凝聚力工程的一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