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研组 > 综合教研组 > 交响神韵 > 名家介绍

伯辽兹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7-03-07

伯辽兹(Hector Berlioz,1803-1869)

  伯辽兹生于伊泽尔,在日内瓦西南法国的一个山区,他的父亲是一个医生,是个学者,他教导伯辽兹拉丁文,使他对《伊斯里德》(Aenied)作者威吉尔(Virgil)产生兴趣。他父亲并给他一支长笛,一把吉他,还让他去上钢琴课。青年时期伯辽兹喜欢长笛而且吹奏得相当熟练,但钢琴却弹得不太好,这对于一个浪漫时期作曲家来说似乎有点出人意料。
  虽然他在青年时期即尝试作曲,但他父亲却计划要他从医。十八岁时把他送到巴黎学习,伯辽兹后来曾表示,他的时间都花费在“可怕的尸体和迷人的跳舞中”。尽管如此,他最后仍然还是选择音乐。虽然他的家庭感到疑虑,在经济上也无法负担,但1826年他毅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勒须尔教授和莱赫教授。
  在1825年时他设法举行一场他《庄严弥撒曲》教堂演奏会,这是为一百五十多人规模管弦乐团写的一首作品,这个乐团人数是正常乐团三、四倍,结果有家报纸评论道:这位充满激情年轻作曲家重视的是他自己音乐灵感,而不是狭隘的对位和赋格规则。1930年他获罗马大奖,去罗马学习。早年同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及民族解放运动,写过希腊革命大合唱(1826年),并为1830年7月革命烈士纪念碑揭幕而作《葬礼与凯旋》交响曲(1840年)。1848年法国“七月革命”时,曾在巴黎街上,拿着手枪,领头高唱《马塞曲》,后又把该曲改为管弦乐队与双重合唱的大型乐曲。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转向消极,后期创作带宗教神秘色彩。
  他是西洋音乐史上致力于标题音乐的浪漫派作曲家。《幻想交响曲》是他的第一部标题交响曲。其他作品还有交响曲《罗米欧与朱丽叶》(独唱、合唱与乐队)、《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提琴与乐队);传奇剧《浮士德的沉沦》(其中引用了《拉科奇进行曲》的改编曲);序曲《罗马狂欢节》;歌剧《贝文努托·切里尼》等。
  他创用“固定乐思”,使得交响音乐戏剧化,配器色彩丰富,织体新颖明澈。所著《配器法》为音乐技术理论的经典著作。他一生在贫困饥寒中度过,老年丧子, 于1869年3月病逝于巴黎。他被承认也许是他那时代最伟大的音乐评论家,也是一个熟练的指挥,但当他在世时并不被认为是位杰出作曲家。伯辽兹晚年时期在欧洲各国首都指挥他的乐曲,同时继续靠评论那些相对来说无足轻重其他作曲家的音乐维生,在他最后七年期间没有创作任何作品。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伯辽兹的音乐才为广大音乐界所重新发现。

版权所有: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联系地址:天平路200号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62825748
您是第 位光临本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