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十一首夜曲(肖邦) |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7-03-08 |
|
夜曲最初来自意大利,是一种室内乐合奏的器乐形式,分为数个乐章。十九世纪初,英国作曲家对夜曲进行了改革,创立了一种小型抒情钢琴夜曲,后来成为浪漫主义器乐作品的一种体裁。肖邦使这种体裁得到巨大的发展。他的夜曲是其创作中最富有诗意的作品。其中,升F大调,作品15之二。肖邦作于1830年。用三部曲式写成。一个抒情的主题在宁静的气氛中安详地出现,其中有一个下行增二度的音调进行使它稍稍蒙上一层忧郁的色彩。接着,作者以其独特的旋法,在这一曲调上出现许多装饰性的变化音,使主题渐渐激动起来了。到了中间部分,这种激动继续转化为焦躁与不安,在动荡的五连音型的伴奏下,以二度音程为特征的主旋律在很窄的音区内艰难地爬动,象在努力冲破这狭窄音域的束缚,但始终达不到目的。乐曲的再现部分又回到先前宁静的气氛——水波汩汩,月色皎皎。但由于经过中间部分的紧张与不安,留在心灵中的余音直到尾声才渐渐消失。在晶莹明澈的音珠之中,乐曲的末尾仿佛倾吐着言犹未尽的感情。G大调夜曲(作品37之2);1839年 2月的一个月色迷人的夜晚,肖邦同乔治·桑在西班牙的马略卡岛度冬以后,乘船返回法国,在甲板上倾听船上的舵工轻轻地哼着一首歌,声音虽不优美,但十分质朴感人。作者就以此构思这首夜曲。乐曲是带有结尾的三部、五部曲式。一开始是以起伏的低音伴奏衬托摇曳的旋律音型,表现了航船乘风破浪的行进律动,那漂浮在高音区的丰富和声,描写着粼光闪烁的水波,在频繁的调性转换中,乐曲创造出一幅诗意的月夜水景。舵工的歌声出现了,显得纯朴又动听,作者在不同的调上奏出这个民谣,使舵工的歌声浪漫化了。随着歌声的消失,航船的律动又出现了,不久,舵工又唱起那动人的歌……乐曲就这样几经回复,一直至尾声。航船渐渐远去,天边依然回荡着舵工的歌。降E大调夜曲(作品9之二)。这首夜曲创作于1830年,是作者夜曲中最为明朗的一首。在匀称的三连音节奏音型的伴奏下,钢琴吟唱出乐曲的主题音调,温存柔美,好象忘却了一切烦恼痛苦。在反复时,主题在装饰音的伴随下,音调更为流动。这个主题共出现三次,其间穿插了两段对比不明显的乐段,略带沉思的抒情气氛,时而向属调游离,但每次都回到安宁流畅的主题中。尾声是曲中抒情的高点,高音区闪现出热情的音调,最后结束在静溢的气氛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