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时间如同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悠悠的岁月如流水远逝。你是否还记得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雄们?
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平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疆场的大将,到抗日战争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的没有留下姓名,还有的没有墓场和石碑。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同学们,你是否还记得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欧阳海……多少文人志士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他们呕心沥血,浴血奋战,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还有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那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同学们,今天我们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眸立,添豪情”。
随着历史的前进,时代已显然不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民族的脊梁始终挺拔不屈。我们谁也不会忘记:1998年战胜了百年不遇的“洪魔”,1999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2002年成功的申请了奥运,2003年最终制止了非典,2004年,“神舟五号”顺利的升了空……这些都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
作为现在的青少年,我们既是中华民族的传承者,又是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者,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我们应该做到:在艰险之时不畏惧,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逆境之中不退缩,即使失败也不气馁;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学好本领,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同学们,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浩浩中华魂,魂兮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