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筑道"防火墙":我国大力开展青少年防艾宣传教育 |
作者(来源):K12新闻 发布时间:2007-12-11 |
|
筑道"防火墙":我国大力开展青少年防艾宣传教育 2007年11月30日 作者:吴晶 周婷玉 来源:新华网
为青少年筑一道“艾滋病防火墙”--我国大力开展青少年防艾宣传教育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吴晶、周婷玉)“防治艾滋病是爱的承诺,更是我们的心愿。”在全国大学生防艾宣传志愿者演讲比赛中,新疆医科大学学生徐晓霞发出了用爱抗击艾滋病的誓言。
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全国29个省区市的高校学生积极参与防艾宣传志愿者演讲比赛。“预防从意识起步,关爱从心灵开始”“红丝带让艾滋病不再可怕”“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大学生用这些充满爱心的主题,围绕国家防治艾滋病政策,倡导积极向上的青春理念和正确的性道德观。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大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培养技能的关键阶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同时又具有思维活跃、行为活跃的特点。他们既是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重点人群,又是知识的传播者。为青少年筑一道“艾滋病防火墙”,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指出,大学生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较高,社会责任感极强,通过对他们开展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再由他们向其他人群传播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据介绍,2006年9月,我国启动中国儿童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教育部、卫生部印发了《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2007年6月,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主题为“预防艾滋、共建美好家园”的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编印了《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读本》,举办全国大学生防艾宣传演讲比赛,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
目前,教育部已为4000多所学校配备了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资料,万余名学校师资接受了专题培训,师范院校开展了职前培训工作,举办了全国艾滋病防治现场观摩会,组织了“全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网上有奖问答活动”,点击率达到1800万人次。
云南省是我国毒品和艾滋病问题的重灾区。云南师范大学学生曾斯莹说:“我们通过参与艾滋病教育和志愿者行动,懂得了艾滋病在无知面前是多么可怕,在有效的预防面前并不可怕。我们可以用这些知识保护自己,同时去帮助更多的人。”
“红丝带”象征着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怀和支持。在2006年开展的预防艾滋病“青春红丝带”行动中,我国共有14000多名青少年参与了校内青少年的同伴教育网络,“面对面”交流的青少年达20万人,并通过互联网覆盖了320万青少年。
“我们将通过知识和爱心的传递,成为抗艾斗争的中坚力量。”徐晓霞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