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湖南省邵阳县遭受了较大的冰雪灾害,经过当地全力抢修部分损坏的校舍、水电、通信等设施,10万多名学生如期正常返校开学。新学期开始,当地在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给予同样待遇,确保灾后入学率达到100%。(李爱民摄)
安徽 灾区中小学如期开学
本报合肥2月23日电(记者李陈续) 21日是安徽舒城县龙河中学开学的日子。一大早,龙河中学校长欧荣坤就站在大门口,迎接欢呼着“我们开学了”的学生——在遭受50年一遇雪灾之后,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和紧张的物资调配,安徽灾区中小学校全部如期开学。
今年寒假期间,安徽遭遇到连续24天的冰雪天气,造成2174所学校受灾,倒塌校舍6.8万平方米。为了确保安全、及时开学上课,春节过后,在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下,灾区各地各中小学校集中对礼堂、学生食堂等大型公共建筑设施和校舍进行“拉网式”检查,对鉴定为D级危房的校舍进行了封闭或拆除处理。
在突发冰雪灾害面前,安徽出版集团对教材印制工作采取提前行动、抓紧印刷等一系列措施,赶在1月30日前完成了2008年春季中小学教材印制任务,确保了学生教材“课前到书”。
安徽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新学期开学前完成了最后调整。按照调整方案,今年春季,安徽不仅继续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并提高了中央财政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具体为小学生均每年90元、初中生均每年180元。同时,安徽还在全省范围内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提高到小学生均每年255元,初中每年375元。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除杂费和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也随之提高。
江西 “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本报南昌2月23日电(记者胡晓军通讯员贺启耀) 21日早上,江西省芦溪县长丰乡长丰学校二年级学生王江萍带着免费的新教科书来到学校,开始了她的新学期。这次雪灾中,长丰乡受灾严重。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安心安稳地坐在教室里上课,长丰学校在开学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铲开上学路上的冰雪到排查校舍安全隐患,从保障用水用电到新教科书的搬运。
近日来,江西省受灾地区的中小学校正陆续开学。开学前夕,该省出台政策,从今年春季起,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以及地方课程教材;在保证教科书采购质量和采购经费允许的前提下,可将与国家课程教科书相关的辅助学习资料如作业本、地理图册、外语磁带等一并纳入采购范围,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
为确保学生用教材在开学前到达,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新华物流公司职工在奋战在教材发运第一线。目前,该省2008年春季中小学教学用书发货率达100%,地方选用教材和教辅用书到货率也已达到了94%,基本实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重庆 爱心活动温暖农村中小学
本报重庆2月23日电(记者张国圣) 除个别受雪灾影响严重的区县外,重庆市九千余所中小学已于近日顺利开学。重庆市从2006年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从这个学期开始又免除了这部分学生的教材费。这意味着这些学生以后每人每学期最多只需缴纳30元的作业本费。
为避免因雪灾影响正常开学,重庆市教委提前组织运输,保证教材按时送到学生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对校舍、卫生、安全、学校收费公示等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检查。
在开学第一天,重庆市一些中小学还开展了“一元钱爱心活动”,每人捐献一元钱为校舍在雪灾中受损的农村中小学奉献爱心。
广西 八条措施确保学生不因灾失学
本报南宁2月23日电(记者颜维琦、刘昆) 广西采取多项举措做好救灾保学工作,确保所有学生开学时准时安全、快乐地踏入校园,不让一个学生因灾失学。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4日,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的广西桂北地区中小学校1500所,校舍倒塌120间,形成危房4392间,大量教学设备、图书被毁坏,直接经济损失6259.44万元。
自治区教育厅提出保障顺利开学八条措施:全面普查学校受灾情况,严禁继续使用因灾造成的D级危房;抓紧做好因灾倒塌的校舍和损坏设备的重建和维修工作,对没有造成损坏的校舍和设施开学前也要认真检查;防范冰雪融化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建在山脚下和河边的学校要密切关注学校周边的环境变化;保障受灾地区师生的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消除学校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切实做好受灾地区贫困家庭子女的上学资助工作;抓好控辍保学,防止辍学率提高;做好受灾地区师生防范冻灾知识宣传和医疗救助工作。
广西中小学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开始,计划在2月底前,大部分受灾学校恢复供水供电,半年内基本完成受损校舍的恢复重建。所有项目实行倒排工期,县领导挂点负责制,建立月报及不定期专项督查制度,及时了解各地项目实施情况。新建校舍建设本着“坚固、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严禁“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严格执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监理、验收等程序,以确保灾后恢复重建校舍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