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新课程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新理念与手段,重视总结与交流,突出服务与指导。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认真抓好课程改革实验攻坚阶段的教学研究与学校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二、具体工作:
1、重点工作
1)区重点课题《初级中学情趣教育的实践研究》推进工作
a)为进一步推进情趣教育的研究,抓住研究的骨干队伍,本学期,在教科所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沙龙。
青年教师成长沙龙人员:
张超、郭继燕、曹晓红、刘菁寅、温暖、刘金、肖莹莹、周佳琦、汪丽琼、高叶、丁骏、桑婷婷、朱顺杰、张明兰、李莉、方敏、郑强、余丽琴
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的任务要求:
★)每两月一次的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小型研讨会,各青年教师要在研讨会上就自己最近的工作做发言并展开交流。
★)有一个教育教学案例(班主任日志、案例及教学日志等都可以)
★)有一个研究课题
★)一学期读两本书(一本为学校推荐教育教学读物,另一本为自选读物),有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
★)一学期一篇教学心得。
★)一学年一次教学展示课
★)有自己的教学日志
b)结合情趣教育的开展,从教学日志的撰写入手,要求每一位教师以情趣教育为着手点,及时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值得研究、值得反思的环节。期末对教师所撰写的教学日志进行评比及反馈。
c)以情趣教育与班级文化、年级目标的有效整合为切入,开展主题班会评选。
d)进一步以情趣教育课题挖掘我校的特色教育,在两类课程(拓展、探究)的设置与开展上进行有效的探索。
2、指导区学科百题、德育百题的各项工作
a)指导刘金老师《七年级英语第一学期《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编写及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开展,使其顺利结题。
b)指导刘丽萍老师《初中语文学科育人的主题粮仓建设初探》、方敏老师《初中理化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开展,并指导两位教师的课题顺利申报为2008年度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基地课题,指导其对课题展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3、学期课程统整工作
a)本学期在学校室制定的学校课程计划指导下,以七年级语文、六年级英语为试验学科,代表我校参与区第三轮实验学校的学期课程统整的研究。积极在这两门学科中推进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编写工作,并与区内的其它实验学校展开交流。其中,刘金老师的七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统整指南在全区进行了展示,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b)我校作为实验学校参与区重点推进课题《以校为本实施课程的策略改进研究》,本学期重要就学校课程统整做了规划,为进一步搬迁至南模校区(天平路200号)做好准备。
2、常规工作
1)本学期将由于各种原因中断出版的校级刊物《科研通讯》重新编辑出版,以情趣教育为主要内容,将校园动态、部门的实施计划及他校的一些好的经验等作为刊物的主要内容,旨在引领老师在我校情趣教育的大环境下从事科研的热情,并为他们提供好的科研平台。(本学期共出版了二期)
2)继续保持与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合作关系。本学期除了请沈之菲老师长期为我校指导课题之外,还聘请了教科所专家廖大海、胡兴宏、杨四根等来我校就情趣教育课题的开展及课程实施等做专题研究。
3、其它工作
1)积极动员教师参加2009年度上海市青年教师课题申报。
2)认真完成年度教育科研情况总结,在完成学校年度科研总结的同时,及时总结我校科研工作的优势及不足,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新的科研工作之中。
3)配合教导处认真审阅教师的教学日志,并及时总结教学日志的撰写情况。
4)积极参加2008年上海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认真学习好的经验及做法,努力寻找我校教育科研新的生长点,力争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我校的教育科研推向新的高度。
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教科研室
200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