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首页 > 文明创建在线平台 > 指标体系 > 基本指标 >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师生素质文明 > “两纲”教育 > 学科德育

录像课课题:《沪宁杭地区》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09-28

区(县)

徐汇区

年段

七年级

执教老师

张超

   

《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学会与人合作,形成科学的人地观、资源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等有明确的要求。教师充分挖掘了本课的教育资源,在“沪宁杭地区探金”和“沪宁杭地区环境问题”两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较好地贯彻了“两纲”教育的内容。

 

片段一:1530秒——3217

内容描述

探金一:(位置和交通)

1、   河海相通,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提问:这样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最得利呢?

回答:水运(河运和海运)。

A、   京杭大运河

提问:你知道在古代京杭大运河的重要功能是什么吗?在古代,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我们沪宁杭地区的农产品运往北方。

B、   东海大桥

提问:你知道中国的首座长距离跨海大桥的名称吗?

过渡:除了水运发达,还有其它的交通运输方式吗?

C、公路和铁路

长三角将加速路路通”,未来15年将建5条城际轨道交通和十横七纵高速公路网络,形成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12小时快速交通圈

过渡:沪宁杭地区的交通运输非常发达,也体现了很高的现代化水平,你们知道吗,我们沪宁杭地区还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探金二:(农业)

2、   农业发达

提问:你知道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考古最大的贡献吗?稻作农业。

提问:又是米,又是鱼的,我们这里有何美称?被誉为“鱼米之乡”。可见农业非常发达。

提问:沪宁杭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得益于哪些自然因素?

过渡:如P98的饼状图所示,2002年面积仅占全国1%的沪宁杭地区外贸出口额占了28%。真可谓我国的“发达地区”。经济如此发达,单靠农业发达够不够?还要有其他各种产业,如发达的工业。

探金三:工业

3、工业发达

介绍:你知道我国工业基地中实力最强的是哪一个?沪宁杭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是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之一。

举例说明沪宁杭地区工业发达。谈谈你的了解和体会。

读“沪宁杭工业分布图”:

就像图上显示的,沪宁杭地区工业部门很多,其中以机械制造、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轻纺工业为主。

找一找沪宁杭地区主要工业中心的分布规律:沿着沪宁和沪杭甬铁路和高速公路。形成庞大的Z字型世界级工业城市带。

过渡:长江金三角的强大、发达表现在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农业和工业,这么多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可以用来做什么?商品,因此可以推测这里的贸易也非常发达。琳琅满目的商品加上各具特色的景观,吸引了国内外的众多游客,也拉动旅游业等其它产业的发展。

探金四:旅游业

4.   旅游业发达

A、解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B、解释“小桥流水人家”

C、录象“同里”,水乡古镇知多少(连线题)

小结:(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想体味小桥流水人家的烟雨江南,一定要去江南古镇。黑顶白墙的古旧房屋、四通八达的水路、跨水而过的斑驳小桥,与江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美景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江南水乡小镇界定与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类聚居地,它是我国地域文化的典型,是人类灿烂历史中留下的稀世物证。我们对古镇有义务,也有责任进行充分的保护和适度开发利用。

评析

教师通过“沪宁杭地区探金”活动,分析、归纳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从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悠久的农业历史、发达的工农业、贸易以及极具特色的旅游业等角度,帮助学生归纳出沪宁杭地区的经济发达和强大,在一步步探究的过程中,营造了充满激情的学习环境,学生的乡土情怀被逐渐激发出来,他们为家乡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发达的经济倍感自豪,树立了为家乡建设服务的信心。

片段二:3217秒——4234

内容描述

1、辩一辩:

主题:有人说沪宁杭地区水多,也有人说沪宁杭地区水少,各有各的道理。

提问:你同意谁的观点,说说理由。

2、阅读材料“太湖之痛”,回答两个问题。

问题:1)、太湖之痛的原因是什么?(2)、产生什么后果?

3、提问:

1)、沪宁杭还有哪些其它的环境问题?

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经济发展与自然的不协调(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使长三角地区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生态环境脆弱带。

3)、应该如何解决?在建设“金三角”的同时,更要建设“绿色长三角”。

4)、师生共勉:保护我们的“水乡”,使我们的家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评析

如果说前一片段是在家乡的建设成就中让学生体味乡土自豪感,那么教师设计的第二片段就是乡土环境危机教育。通过讨论沪宁杭地区的环境问题、探究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人地和谐意识和合格公民意识,倡导人对家乡环境的关怀(这是一种生态伦理)。整节课围绕“水乡”展开,从“水乡古镇”临河而建的房子,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与江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而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对水乡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显然产生了不和谐的音符。在这种强烈的反差和危机感中,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和形成对家乡建设的关怀。

版权所有: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联系地址:天平路200号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62825748
您是第 位光临本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