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80后占据了报纸杂志的头版。人们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于他们的每一个错误忧心忡忡。老师家长不断大摇其头,哀叹世风日下,为那没救的一代发愁。
然而时间一晃而过,曾经的“草莓族”走上社会,责任和压力教会了他们成长,他们也拥有了话语权。于是80后也开始和其他主流们一起,回头看不惯现在的“90后”,他们忘了,自己在不久前是怎样的鄙夷那些不理解他们的大人。
身为90后的一员,我觉得也许这些让所有大人们吓一跳的孩子并不是洪水猛兽。有一次,我看到某本杂志一组关于90后的报道的大标题是《他们不是另一代人,他们是另一种人》。是的,谁都可以到网上看,各种各样的“××门”,看不懂的火星文,看不懂的非主流,关于90后的丑闻无处不在,但是这只是信息爆炸的结果。如果没有网络,没有触手可及的视频工具,这些事情就会被时间掩盖,在多年后成为回忆青春时的谈资。
我们真的已经到了像那些人所说的,不得不被划分为“另一种人”了么?也许我们是另一种人,但是只是一种年轻很多的人。青春如酒,成长正酣。所有的美好应该被分享,所有的错误都将被原谅,所有不够的可以慢慢等待……青春如果不张扬,那么那什么来作为曾经年少轻狂的证据?
曾轶可——这个在2009年被推上风口浪尖的90后,面对人们对她的批判或是质疑均是淡然。在虎年春晚上,遭到众多小品嘲讽的她在被记者问及感受时,用淡淡的三个字结束了一切:“不介意。” 是的,你不能期待别人“理解”自己,但也不该因为别人的刺激而盲目改变自己。有梦想就应该坚持,年龄这个一次性资源需要的是我们好好利用。我想大多数90后都懂得这个道理。
我们是90后,我们并不应为这个称呼有任何的自卑或是自傲。我们也不过是茫茫历史中的一页,将来还会有更多的“00后”“10后”占据人们的视野。我们是90后,但是我们并不只是任性、自我、冷漠,不懂他人感受,经不起风浪。请不要称呼我们为“垮掉的一代”,我们有梦想,有坚持,但这和自私无关。我们会为刘翔的奔跑感动,会为奥运世博自豪,会为“5·12”的悲剧落泪,会在每一次看到那面红旗升起时骄傲。请不要将我们全部归为是对着手机张大眼睛嘟嘴的非主流,我们懂得责任,我们也在学着承担。
请给90后一点时间吧!我们会证明,风雪想到达的地方,凡尘是挡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