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首页 > 校园新闻

目标引领,课程优化——记南模初中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会议
作者(来源):教导处    发布时间:2011-09-21

目标引领,课程优化——记南模初中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会议

近日,南模初中召开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会议,副校长吕薇华、两类课程负责人张超、各教研组长及全体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分为二个部分:一是总结学校已有校本课程开展情况;二是梳理本学期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要点。

首先张超老师对学校已有校本课程的开展情况做了介绍:

学校在三类课程实施中注重整合资源,强化特色,打造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化课程。学校开设了4大领域近40门自主拓展课程,其中《方寸世界》等部分科目已形成系列校本教材。学校拓展课的课程设计体现梯度性、多样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如语文学科系列拓展课在六、七、八年级分别开设了《国学讲坛》、《山水美文》、《人文情怀》等课程。同时学校开设了《走近交响乐》、《小篮球·大世界》等与学校品牌相关的特色课程。理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了系列化,在六、七、八年级分别开设了《绿舟畅想》、《走进苏州河》、《科技之旅》等课程,并开辟了各年级相对应的东方绿舟、梦清馆、科技馆作为探究课实践活动基地,做到探究实践活动常态化、课程化。

随后,吕薇华校长对本学期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重点做了梳理并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吕校长提出学校将重点依据培养具有高雅情趣和高远志向的四个模范式的高品位初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学校的内在潜力和社区资源,加快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推进力度,形成长效机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校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学校将从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三方面对课程的实施进行综合评价。与此同时,希望各教研组开展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改编和重组,合理利用国家课程资源进行二度开发;开展政史地学科间的整合、初中科学与物理螺旋状课程统整;音乐与美术、古诗文诵读与古琴的融合等软化学科边缘,寻求相关学科的有机融合。希望教师要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希望教师要有课程开设计划、备课笔记、学生成绩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最后,部分教师谈了对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体会,并交流了新校本教材编写中的成功与困惑。

 

供稿:张超

 

 

 

版权所有: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联系地址:天平路200号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62825748
您是第 位光临本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