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直觉—创见,优化课堂结构
——记南模初中2012年骏马奖评选活动
供稿:周佳琦
南模初中2012年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暨2013年“骏马奖”入围赛于近日顺利拉下了帷幕。本次大赛以体现课改精神,彰显人格魅力为指导思想,要求参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优化课堂结构,充分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在“活”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发展。
由于参赛的26位青年教师都在赛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角逐也相当激烈。最终戴浩老师的《A writing lesson: My favourite shop》、张超老师的《热力桑巴之国巴西》、曹晓红老师的《物质的溶解性》和顾莹老师的《探究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脱颖而出,夺得了本次大赛的一等奖。评审组同时选出了文、理课组的戴浩老师及曹晓红老师在教工大会上对本次参赛课作了说课交流评比。戴浩老师环环相扣的教学流程,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激情睿智的师生互动给全体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老师以热情的鼓励、积极的引导、耐心的期待、客观的评价,把学生引入自主学习的舞台,同时曹老师缜密的逻辑思维展现了一名理科教师的风采。最后我校骏马奖评审小组推荐曹晓红老师代表我校参加区骏马奖初赛。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备课、磨课、开课、评课活动,青年教师们亲身体验了课堂优化的真正内涵。因此在教学中要力求做到: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