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的数学——记南模初中数学研讨课
供稿:徐萍
近日,邵翼如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汇聚南模初级中学,观摩徐萍老师关于初中八年级“勾股定理的运用”的课堂教学,并对这节课开展了评课活动。南模初中全体数学老师也一起观摩了这节数学课。
“勾股定理的运用”是初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堂课,它不仅解决了许多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对于后续相似形、锐角三角比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依存。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才学得兴趣盎然,对数学充满亲切感。徐萍老师这堂课上始终注意了这一点,选择了不少贴近生活的事例,通过对题目文字的分析,建立几何图形,将语言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符号,使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建模”、“方程化归”等一系列数学思想;同时采用了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使学生经历了从生活情景到数学情景的升华,从数学情景到数学思维的升华。
课后,工作室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本堂课发表了各自的看法。邵翼如老师则对评课做了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课活动是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但不能仅仅流于形式,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评课活动应该是深层次的、全方位的,只有通过观点碰撞、同伴交流,做到“优点说够、缺点不漏、策略给够”十二个字,才能还原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