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让课堂充满活力
——记南模初中区北片物理教学研讨课
12月24日下午,南模初三物理组朱顺杰、谭磊两位青年老师开设了题为《电功》的物理教学研讨课,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示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区教研员赵谊伶老师和北片各校30多位物理教师来校进行了观摩。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三学生正处于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中,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具体形象的物体,物理实验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实验源、实验对象、实验效果显示器,对于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常常需要设计实验效果显示器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这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挑战。
电流是学生看不到,也不能摸的,如何认识电流在做功,如何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实验显示电流做功,既创新了实验,又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朱顺杰老师从“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角度入手,采用从表面到本质的方法,用科技活动中使用的“电动机”,模拟电梯升物,将生活搬进了课堂,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提升重物”时能量的转化;谭磊老师从电能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入手,利用小灯泡的发光发热,从生活走向物理,利用“电能可转化成内能”特制发热装置,将利用温度变化反映电流做功的多少。在这两节课中,学生们通过完成课堂实验,经历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既提高学习兴趣,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两位老师关注实验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影响,为此花费了许多的心血准备实验,从实验的设计到仪器的制作,以及每一次对实验装置的改进,无不体现两位老师为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魅力的良苦用心。这两节课同样也体现了南模初三物理备课组集体合作的精神。在备课组长杨秀琴老师的引领下,教学设计思路的完善,教学环节的推敲,教学语言的规范、教学流程的断修改,对于两位老师来讲都是一种磨练,在磨练中两位教师不断成长。
课后听课的各校老师也对这两天课做了认真细致的点评与交流。老师们对于这两节课的实验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于这两节课都给予了肯定,也看出了两位教师的用心。同时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环节提供他们的建议,这些建议更好地帮助两位开课教师成长。
区教研员赵谊伶老师也重点从课堂实验教学的角度进行了点评,她明确提出“物理教师要会用课堂实验,多用课堂实验,用好课堂实验”的理念。“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做更多有趣的实验,做学生喜欢的实验,让更多的学生做实验。”同时“教师应考虑实验作为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什么?对课堂教学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更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些问题都是物理教师用好实验教学的关键,这对于每一位与会的老师都有启发,物理的教学不能离开物理学的本质,实验是物理发展的土壤,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是空洞的。





供稿:杨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