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时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l 熟悉当地常见的交通标志和路标。
l 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横过车行道时须走人行横道,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l 大雾或雨雪天气时,衣着鲜艳,便于驾驶员、骑车人发现目标,尽早避让。
l 高龄老人上街最好有人搀扶陪同。
骑车时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l 要熟悉和遵守当地的道路交通管理法规。
l 了解自行车的性能,出行前检查刹车、踏脚板和车铃等齐全有效。
l 骑车转弯前先减速慢行,然后向后了望、伸手示意。
l 不要在市区或城镇道路上骑车带人。
l 下坡路、或在人多热闹的街区中骑车时,不要双手脱把或攀扶其他车辆前行。
l 醉酒后不准骑自行车,也不要让喝醉酒的同伴独自骑车回家。
乘车时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l 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坐公交车、轨道交通、磁悬浮或火车。
l 汽车行驶途中,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l 乘坐小客车时,前座乘客应系好安全带。
l 不要乘坐非法营运的“黑车”、“私车”或摩托车,应选择正规的出租车,且下车后别忘记拿好车票,妥善保管。
l 乘坐摩托车必须头戴安全头盔,不准倒坐和侧坐。
儿童容易发生交通伤害
l 儿童的视力夹角小于70°,成年人则超过80°。由于视角的影响,儿童只看见局部的物体,看不见整个的物体。
l 儿童看到一辆行驶的汽车需要4秒钟,成人只需1/4秒。儿童判断车辆的速度需借助固定标记,不像成人的目测力那么强。因此儿童不容易看清来往车辆或判断车速距离。
l 儿童维持注意力的时间低于成人。他们走路开始时注意力较集中,时间稍长,注意力就分散了。
l 儿童身体矮小,目标小,容易被障碍物遮住,司机难以发现他们。
发生交通事故搬运伤员的安全原则
在伤员头部、脑部创伤,颅骨、脊椎和骨盘骨折的情况下,应采用水平姿势搬运。
在肋骨、锁骨骨折但不甚疼痛的情况下,可采用坐姿搬运,如伤员坐不住时,应令其以半坐姿势靠在担架上搬运。
在伤员胸廓受伤的情况下,应使其受伤的一侧向上躺下或保持仰卧的姿势搬运。
在颈部正面受伤的情况下,应使伤员的头向胸前受伤的一侧倾斜,保持半坐的姿势搬运。
伤员腹部受伤几体内出血时,应令其仰卧。在其大腿和骶骨下放上枕头或其他代用物品后才能搬运。
如果伤员处于昏迷或窒息的危险时,应使其头部低于下肢,采用俯卧姿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