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己,科学预防狂犬病
一、哪些动物传播狂犬病?
1.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占95%以上,其次是猫;野生食肉动物,也有传播风险:鼬獾、红狐、貉、狼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物传染源;蝙蝠也可以传播狂犬病,但在我国罕见。
2.牛、羊、马、猪等家畜和兔、鼠等啮齿动物咬伤风险低;
3.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病毒。
二、我们是如何被传染狂犬病的?
发病的狂犬病动物是传染源,病毒经唾液排出,通过破损的皮肤,直接接触粘膜而导致感染。
咬伤、抓伤是最常见的途径
要注意,发病的动物舔舐口腔、会阴、肛门等粘膜,或者尚未愈合的伤口,都可以传播病毒
对狂犬病动物宰杀、剥皮,偶尔也会造成感染
移植狂犬病死亡患者的器官,也可以传播狂犬病(但是非常罕见)
彻底煮熟的动物肉和巴氏消毒过的奶,不会传播狂犬病
三、狂犬病会有哪些表现?
1.狂犬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潜伏期),一般为1-3 个月,1年以上的罕见。
2.非特异性表现:低烧、乏力、全身不适等,一般持续2-10天。
3.特异性表现:
狂躁型:大部分病人都是狂躁型
高度兴奋、恐水、怕风、阵发性咽肌痉挛等,可能会咬人、抓人;
流涎、吐沫、多汗、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
麻痹型:有时候会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
没有典型的怕水、怕光、怕风和声音、大量流涎、痉挛等表现;
以四肢无力、麻痹为常见症状;
麻痹多开始于肢体被咬处,后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部分或全部肌肉瘫痪,咽喉肌、声带麻痹而失音
四、狂犬病能够治愈吗?
狂犬病无有效治疗手段,一旦发病,几乎100%的病人都会死亡。
及时、科学、规范地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置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手段。
如果被咬伤、抓伤,我们该怎么做?
应尽快接受规范的处理,是保护自己免于发病最重要的保障,通常情况下,完整流程包括:伤口处理(伤口冲洗→清创→消毒)→注射免疫球蛋白(必要时)→伤口缝合(必要时)→注射疫苗。
伤口处理:伤口处理包括彻底的冲洗和消毒处理,对于防止疾病发生,伤口处理与注射疫苗同样重要。应首选去正规医疗机构清洗伤口,最好去专业的犬伤门诊。
正确清洗伤口的方法: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如自来水管)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伤口,冲洗伤口周围,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自行清洗伤口后,也需要去专业机构进行后续伤口处理。
消毒:稀碘伏(0.025%~0.05%)、苯扎氯铵(0.005%~0.01%)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坏死组织应先予以清除。 消毒和外科处理,应由专业人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