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招生简章
 首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园地 > 健康教育

气管梗塞现场急救与海默立克手法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21-09-22

气管梗塞现场急救与海默立克手法

 

发病原因:
1.饮食不慎。大多发生在进餐时,因进食急促、过快,尤其是在摄入大块的,咀嚼不全的食物时,若同时大笑或说话,很易使一些肉块、鱼团、菜梗等滑入呼吸道。

2婴幼儿和儿童有嘻弄和口含异物的习惯,且因防御咳嗽力弱,反射功能差,一旦嘻笑或碲哭时,可因误吸气而将口腔中的物品吸入呼吸道,如异物不能咳出,则病情严重,预后也较差。

 

临床表现:

1.病人突然的刺激性咳嗽、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呈“v”字状地紧贴于颈部,以示痛苦和求救。这成为一个特殊典型的体症。

2.呼吸道部分阻塞:伤病人有咳嗽、喘气或咳嗽弱而无力,呼吸困难,吸气时带有高声,梗塞患者手呈“v”体征,面色出现苍白,发绀。

3.呼吸道完全阻塞:进而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面色灰暗,紫绀,失去知觉,昏倒在地,严重者,丧失生命。

 

气道异物梗塞往往是突发的,病情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能威胁生命安全。

现场使用简单易行、实用性强的、不借助医疗设备的手法立即将异物排出气道,畅通气道,使呼吸气体得以进出。对于气道异物的处理,在现场主要采用“腹部冲击法”。

这种抢救方法,是美国著名医学家亨利海默立克教授(HenryJHeimlich)发明的。该法利用冲击腹部—膈肌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气管、喉部的食物块等异物驱除。

 1.jpg

 

具体救治方法:

1.腹部手拳冲击法:方法是通过手拳冲击腹部时,使腹压升高,膈肌抬高,胸腔压力瞬间增高后,迫使肺内空气排出,形成人工咳嗽,使呼吸道内的异物上移或驱出。适用于意识清楚的患者。取立位,急救者站在患者背后,给患者弯腰头部前倾,以双臂环绕其腰,一手握拳,使拇指倒顶住其腹部正中线肚脐略向上方,远离剑突尖。另一手紧握此拳以快速向内向上冲击,将拳头压向患者腹部,连续6~10次,以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异物,每次冲击应是独立,有力的动作,注意施力方向,防止胸部和腹内脏器损伤。

2、卧位腹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另外,此法也可用于抢救者身体矮小,不能环抱住清醒者的腰部时。将患者置于仰卧位,使头后仰,开放气道。急救者跪其大腿旁成骑跨在两大腿上,以一手的掌根平放在其腹部正中线肚脐的略上方,不能触及剑突。另一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两手重叠,一起快速向内向上冲击伤病者的腹部,连续6~10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在口腔内,若在口腔内,用手取异物法取出,若无,可用冲击腹部6~10次进行检查。

 

注意饮食卫生,吃饭不嬉笑打闹,细嚼慢咽。

 


版权所有: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联系地址:天平路200号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62825748
您是第 位光临本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