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招生简章
 首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园地 > 健康教育

发生冻伤怎么办?
作者(来源):卫生室    发布时间:2022-01-05

发生冻伤怎么办? 低温可能引起人体局部冻伤,严重的冻伤会产生全身性影响。人在低温环境暴露的时间不长时,能依靠温度调节系统保持人体深部温度的稳定。暴露时间较长时,人体中心温度逐渐降低,会出现一系列低温症状,如呼吸和心率加快、颤抖、头痛等。当中心体温降到30℃~33℃时,肌肉由颤抖变为僵直,失去产热作用,人可能会死亡。长期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劳动,易引起肌痛、肌炎、神经痛、神经炎、腰痛和风湿性疾患等,比如冷冻库工人。 一、冻伤的定义 冻伤是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引起的损伤。由于外界温度过低,人体缺乏相应的防寒措施,加上潮湿、风袭、饥饿、疲劳等因素,易发生冻伤。 二、冻伤的分类 1.局部冻伤:身体的末端或表面血流缓慢,局部温度低易发生冻伤,多见于手指、足趾、手背、耳廓、面颊等暴露部位。 2.全身冻伤:机体受到寒冷侵袭时引起全身功能障碍和组织损伤,人体被冻成僵硬状态,见于登山中被雪埋盖或沉船落水。 三、冻伤的症状 局部冻伤按严重程度分为三度:一度冻伤,皮肤浅层冻伤,局部皮肤苍白,有麻木感,进而皮肤充血、水肿、痒、刺痛和感觉异常;二度冻伤,皮肤全层冻伤,皮肤红肿,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溃后流出黄色浆液,易感染,自觉皮肤发热,疼痛较重;三度冻伤,局部皮肤或肢体发生坏死,皮肤呈紫褐色或黑色,局部感觉完全消失。 全身冻伤者体温明显下降,全身肌肉僵硬,皮肤苍白水肿,呼吸心跳微弱甚至停止,危及生命。 四、冻伤的应急救护原则 1.发生冻伤时,必须争分夺秒,及时救护。严重或深度冻伤者应该在损伤的24小时内复温。 2.救助人员在搬运全身冻伤、肢体冻僵、意识丧失者时,应注意动作要轻柔,否则会造成冻伤者肢体扭伤、组织断裂或骨折。 3.冻伤导致心跳呼吸骤停者,救助者应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冻伤者送往医疗机构。 4.有条件的可利用保温毯为冻伤者保温。 五、局部冻伤的处理 1.应对一度冻伤,速将伤肢放入37℃~40℃的水中20分钟~30分钟,以达到复温目的。 2.应对二度、三度冻伤,保持创面清洁干燥,肢体保温。 3.伤肢肿胀较重或已有炎症时,将健侧肢体放入温水中(若双上肢冻伤,则将双下肢放入温水中),改善冻伤部位的血液循环。 4.不要刺破局部水疱,待其自行消退。 5.在手指、足趾之间放置消毒敷料包扎,局部干燥,减少并发症。 6.禁用高温烘烤、热敷、冷水浴、雪搓、捶打等方法。 7.三度的局部冻伤,应由医生处理。

版权所有: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联系地址:天平路200号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62825748
您是第 位光临本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