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急救的“五字诀”:
冲:烫伤发生后,应立即用冷水冲10至15分钟,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烫伤处的温度,缓解疼痛,也能够减少烫伤处的渗出和肿胀。忌用冰水,冰水对皮肤及患处的刺激过大。
脱:主要是脱掉烫伤处的戒指、手表、皮带及衣物,不然会加强患部的热伤害,温度不易散去。但切记要用冷水冲洗。
泡:发生烫伤,如不能及时用冷水冲,用冷水泡15至30分钟也是可以的,同样能起到加速降温、止痛的作用。
盖:皮肤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烫伤处皮肤损伤,细菌容易通过患处造成感染。做好应急处理后,去往医院路上要用干净的布将患处盖住,不要用毛巾。
送:就是送往医院,若发生烧烫伤,先到就近的诊所做些紧急处理后再赶往大医院就诊。
烫伤后处理要点:
冷水降温的时间长短以疼痛感消失或被烫部位不红不疼为准。
如果被烫伤的部位有衣物覆盖,要先用冷水浇在衣服上,等衣服冷却后再慢慢地把衣服轻轻地脱掉。
如果出现水疱,不要把水疱弄破;如果水疱已经破了,让里面的液体流出即可,尽可能不要让创面裸露出来。
严重的烫伤经现场降温处理后,要尽快去医院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治疗。
烫伤后处理误区:
误区一:立刻涂抹酱油或米醋。
首先,烫伤后应立即用冷水降温;其次,就医时,医院对烫伤最先进行清创处理,而涂抹的酱油或米醋影响清创工作,清创时会增加疼痛感;此外,医生会根据烫伤处的颜色判断烫伤程度,而酱油或者米醋等有色液体加深了患处颜色,会混淆医生判断。
误区二:立刻涂抹牙膏、药膏。
烫伤发生后的首要任务是散热,若立即涂抹药膏不利于患处的散热。
误区三:挑破水疱放水。
烫起水疱后不要挑破,即使有水疱,皮肤也能起到阻隔细菌的保护作用;若水疱已破,也不要动创面的皮肤,只需盖上纱布,等医生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