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首页 > 学校特色 > 理科综合实践 > 教师成长

学生的体会 教师的感悟
作者(来源):张嘉阳    发布时间:2006-11-09

 

2006430日,我和其他教师一起带领07届(八年级)学生去上海科技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回来后,根据事先的布置,每位学生都要写一篇体会。我原来认为阅读学生写上来的体会只是例行公事,可是没有想到的事,学生写的体会对我们老师是那么地震撼,作为教师,我从中也得到和很多的启示与感悟。

2)班的梅宇豪同学是物理兼探究课代表,平时喜欢钻研,这次他作为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在科技馆内进行“化石燃料”这个课题研究。他的体会颇令人回味,现摘录两段:

化石燃料的展区还真难找,我带着组员们在科技馆里面转了好一阵子也没找到。我就停下来开始分析:之所以叫化石燃料,当然和化石有关。化石应该被埋在地下,也就是地壳的位置,说不定就在地壳馆里。于是大家直奔地壳馆(地壳探秘),还真找到了化石燃料展区。……

表面看来,这一段只是简单地叙述了学生们寻找课题研究地点的过程,但却不由得引发了我的思考:作为设计课题的教师,在设计任务单的时候,显然忽略了一点,即提示学生可以在科技馆的哪个展馆找到相应的资料。因为科技馆地方很大,一共有四个层面,学生们寻找展馆也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设计课题的教师当然知道这个课题应该到哪里去找资料,但作为辅导教师还是应该为学生指明一定的方向,这说明教师在活动前的辅导还没有到位,值得以后借鉴。

当然,梅宇豪同学从漫无目的地转圈子,到开动脑筋进行了一番精彩的推理,最后成功找到相应展馆,这一过程也反映出学生的智慧。他无疑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这是教师事先意想不到的,也可以算是歪打正着吧。

下面是梅宇豪同学对“化石燃料”这一课题进行一番探究后的感想:

不过,接下来的就是坏消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根据现在探明的储量和消耗量计算,……石油还有70年就要用完了。到那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好在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回到家里从网上查找资料,我又开始庆幸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了。因为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如果化石燃料用不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该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合理、充分利用化石燃料,并找出既不污染环境、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

我们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中有所建树。从梅宇豪同学的认识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已经意识到能源问题的紧迫性,认识到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是人类的当务之急,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具有了一定的辨证思想,认识到了事物具有两面性,化石燃料给人们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危害;同时化学燃料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既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能源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再污染地球环境,这样的认识对于一名初中学生来说,真的是非常深刻的。

我们的综合实践课程是与春游活动密切相关的,我们让每个学生都带着课题去春游,这样会不会令学生反感?作为教师,我原本也有这样的顾虑,学生毕竟是想出去“玩”的,带着探究课题,他们会怎样认为呢?读了学生写的体会,我的疑虑一扫而光,许多学生都表示这样的春游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是(1)班班长曹越同学所写体会的最后两段:

全然没有想到,在这次被我们誉为“再回首”的探究活动中,出乎意料的学到了很多,被我称之为:蓦然回首,知识却在灯火阑珊处。以前不曾注意的,不曾深究的在这次活动却因为带有一点任务性而在我们脑海里根深蒂固。由此可见.其实我们也应该感谢这次活动的。

科技馆,一个梦幻的天堂:太空探究,一次神秘之旅,带领我们穿越空间的隔阂,以第一宇宙的速度遨游于宇宙中(学以致用)。这时,我又突然发现,我们真的长大了,能够理解真正的“春游”——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怀着重新萌芽的好奇,走近一段新的探索,一次新的遨游……

从中不难看到,学生原来也认为这次活动没有多大意义,去过科技馆多次了,这次只不过是“再回首”,然而,正是由于带着课题,就必须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而不是象以往那样走马观花了,因此,一天下来,收获比以前去过好几次的总和还要多。这一点充分说明“带着课题去春游”,给了学生新的体验,更大的收获。由此也可看出,综合实践活动与春游的结合,是完全正确、有效的。

 

版权所有: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联系地址:天平路200号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62825748
您是第 位光临本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