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首页 > 文明创建在线平台 > 指标体系 > 基本指标 > 深化学校内涵发展,办学绩效领先 > 教师队伍 > 培养发展

老师 我明白了------课堂上加强数学语言交流的初探 郭继燕
作者(来源):郭继燕    发布时间:2010-10-09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借助语言,可以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对思维进行调节,使思维逐步完善。数学学习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交流是思维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数学语言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习惯,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记得在初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有过一段精彩的语言交流。

案例:

在上《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ABC中,AB=ACADBC于点D,求证:BD=CDBAD=CAD”学生马上通过得到结论。我把条件做了调整,改为“在ABC中,AB=ACBAD =CAD,能否说明:ADBCDBD=CD。”学生同样很快回应。随后我请同学变换条件和结论,得到了不同的问题,并加以了证明。看到同学们一脸的高兴与满足,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这四个条件分别记为:(1AB=AC,(2ADBC,(3BAD =CAD,(4BD=CD。是否可以由任意两个条件都可以推出其他两个结论?” “是”。几乎是全班学生的声音。这时小A同学提出了疑问“老师,我认为由(3)和(4)是不能推出(1)和(2)的。”小B同学马上反驳:“为什么不行,全等不就解决了吗?”A同学继续质疑“不对,除非SSA”。这时其他同学纷纷表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中确实没有边边角,而小B同学始终觉得他们的形状与大小完全一样就是全等,但又没有充足的理由说服小A。两人争执着,各抒己见,场面有点僵局。看来要为小B解围了。我请同学们画一个反例来说明,同学们纷纷动笔画图,可始终画不出反例。个别认为正确的同学绞尽脑汁在想证明的方法。看着同学们眉头紧锁地思考问题也想不出所以然来,我作了一点提示:“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延长ADE,使DE=AD,连接CE,……”还没讲完,听到几个声音同时在叫:“老师,我明白了”.“由△ABDECD可以得到BAD=E,AB=EC,又因为BAD =CAD,因此E =CAD,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到AC=CE,从而得到AB=AC。再证明ACDECD全等,理由是SSS。从而得到ADC =EDC,再根据ADC +EDC=180°,可以得到ADC =EDC=90°,因此ADBC。”不请自答,小B用非常清晰流畅的语言描述了整个思维过程,赢得了全体师生的掌声。太棒了!要知道这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在初二才学习。我只是简单的提示,就得到了他们的共鸣。课后,我兴奋之余作了反思,看来平时在课堂上让学生多交流,多质疑是有一定成效的。

反思:

我们数学教师要大胆地变数学课为说话课,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多说话,培养他们语言表达习惯,活跃他们的思维。

在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思考能够讲得出的问题一定让学生自己讲;教师可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如板书、演示、图形、实物等,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比较、思考,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并让学生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说理的表述,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情况,而且可以检验学生思路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完整、有条理、准确;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教师必须做评价,必须抓住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的同学,要给予更多的热心和鼓励。逐步使他们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通过合作交流,强化数学语言,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的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同学的想法。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多发出“老师,我明白了”的呼声!

版权所有: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联系地址:天平路200号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62825748
您是第 位光临本站用户